重构是程序员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了,我也经常去思考,怎么重构代码,其实对于程序员来说,是有时间重构的,还有就是一个好的程序员从编写代码开始就有了很宏观的思考,代码也就有了很多认识,所以说我觉得,编写代码真的是一个让人很神奇的东西,一件事情,其实我们能完成,但是我们怎么样能够优秀的完成,这就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深度,在我看来,真的会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地方。
代码中应该如何重构啊?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,回想这么多年,我都做了哪些重构,都有什么作用,现在没事,我一一列举一下吧
从最开始的状态开始说起吧
想当初,我懵懂无知,走入这一行,实际上是走投无路之举,没想到绝处逢生,当时大学毕业给我带来的压力还是挺大的,现在想想都可怕。不说那些了,直接说代码这些事吧
一开始我写代码还是比较笨拙的,说实话,我的能力确实有限,很多时候根本看不懂那些IOS大牛写的代码,更甚至是,连怎么用我都不会,完全就是一个到处乱闯的小牛,没关系,慢慢的来,还好我忍耐住了寂寞和压力,走到今天,说来也是不容易
还记得那个时候,当UI做出来一个效果的时候,我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网络上搜索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东西,我们能不能使用别人的代码,因为对自己代码不是太放心,所以如果网络上有,那么我尽量用人家写的,甚至是学习人家的,真的,我觉得那段时间的我就像是逛淘宝一样,天天去cocoaChina上下载代码,看见有好的代码就保存下来,觉得自己以后可能用到,真的是淘宝啊,在这里,非常感谢那些大牛提供的帮助
还有就是,我们获得了李明杰的一个讲新浪微博的视频,顿时感觉很高大上,原来IOS开发是这样搞的,我顿时对很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对我以后的代码有了更深的影响,我觉得即使现在,李明杰的视频在我的代码中还是有所影响的,真的非常感谢,虽然现在的移动端培训机构把很多层次不齐的人带到这个行业,也影响了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,但是不得不说的是,这些机构也培训出了很多人才,总之非常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们。
到后来,我们公司想要开阔业务,然后就有一个项目走到了我的人生中,总之来说,虽然是老板创业,但是我们这些开发者在开发一款产品的时候也是受益颇深,这个从一开始叫点点拼桌的项目,到后来的饭点,在到后来的放弃,我是一步步的看着走过来的,其中的心酸曲折,只有我们这些人能够体会的到的
这个项目可谓是我一个人写的,因为当时就我一个人,但是有一个牛逼点的,帮我写了一下网络请求框架,然后,整个项目是我一个人完成的,虽然说有很多的BUG,UI也没有很完美,但是经过我们的辛苦努力,终究是上线app store了,以后再慢慢的优化吧,刚开始的版本,我打量使用了xib,导致很多tableView的界面滑动不是太流畅,我也没深究这些问题,因为就我一个人开发,也没有人提供意见,所以说也就只能先这样了,其中很多功能用到了从网络上下载的demo中的代码,没有办法,当时能力有限,只能这样凑合着写了,因为一开始开始项目时间紧,我能力差,工作速度慢,等原因,根本没有什么代码重构的思想,但是比较好的一点是,我大量借鉴了别人写的代码,虽然是抄袭,虽然没有创新,但是起码有一定的代码可读性,并非盲目而为,反倒是比很多没有做过IOS开发,然后从别的行业转行过来的人写的代码要强一点,虽然代码没有重构,写了一坨,但是我个人认为代码的可重构性较强,所以说也就有了后来的开发
再到后来,项目越来越复杂,产品一直追的很紧,想着一个需求,便是立即出来的样子,想着让推广立即去推广出去,但是,实际上并非如此,互联网变化是快,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盲目了,也就是导致后来的我们为什么失败的原因,其实我们都真的没有坚持住自己,我觉得互联网现在做到了一个慢速时代,我们必须做出来好的产品,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,一味的追求速度,只能是欲速不达,只能是盲目求快,最后被市场抛弃,真的,我觉得就像是现在的共享单车,看着是挺好,但是真正细想,我觉得其实挺可怕的,有一天我觉得会是很可悲的,共享单车做了什么?说时候,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觉得这个单车是什么互联网思想,我觉得现在来看更像是金融时代,一些投资大佬不顾一切的吹捧导致的结果,很可能最后的代价是共享单车自己来承担,希望这样的一天不会到来,希望会像滴滴一样最终冷静下来